
去年夏天,我花了80元买了一个榴莲,结果回家后发现它硬得跟石头一样,差点把勺子崩飞。今年再次购买时,我吸取了教训,按照一些挑选榴莲的方法来做。摊主告诉我,“熟透的榴莲自己掉壳”,买回家后切开,酒香四溢。经过多次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挑选榴莲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买榴莲时,不要只关注它的大小。如果榴莲的开口过大,超过了的大小,就不要购买。同样大小的榴莲,选择轻一些的比较好,重的榴莲往往壳厚肉少。在下雨天购买时,最好让摊主现场开壳,以免买回家后发现不新鲜。
选择榴莲时,形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圆溜溜的榴莲通常较多,但没有长条的甜。在购买时,记得绕着榴莲看一圈,注意它的外观细节。
刺间距是挑选榴莲的关键之一,最好选择刺间距在0.5厘米左右的榴莲。通过捏拢两根刺来检查熟度,如果能轻松拢到一起,说明榴莲已经熟了;如果掰不动,那就是生的。还要注意向阳面的刺缝较宽,背阴面的刺缝较密,需要全面观察。
闻味也是判断榴莲好坏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香味,这是及格的标志。凑近果柄闻一下,应该有奶香和焦糖的味道。重要的是要注意观察裂缝,如果有酒味,就不要购买。用指甲刮果柄断面,如果渗出透明的,说明是新鲜的,如果黑乎乎的,那就不要买了。
挑选榴莲时,摇一摇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像摇拨浪鼓一样摇动榴莲,如果有沙沙的响声,那就是干包;如果没有声音,那可能是死包。不同品种的榴莲声音也有所不同,例如猫山王的声音比较闷,托曼尼则会咔咔响。在挑选时,要避开嘈杂的地方,贴近榴莲听声音。
按捏榴莲的刺周围的壳也是一个不错的判断方法。如果能陷下去一毫米左右,说明成熟度适中。底部如果有五角星纹并且塌了,那就是熟了的标志。表面过于光滑可能是还没熟就摘的。
看果柄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像看芹菜一样,新鲜的果柄湿润有弹性,如果灰白掉渣,那就是放太久了。指甲掐表皮,只有留下印并能回弹的才是新鲜的。
现在照着这些方法去买榴莲,基本上就能买到好的榴莲了。比如上次我买的金枕榴莲,果肉黄灿灿的,甜得像蜜一样。下次购买时,记得按照这些方法自己挑选,不要被摊主的话所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