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楼板构造及其发展
自1850年法国人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以来,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极为广泛。钢筋混凝土因其高强度、不燃烧、耐久性好、可塑性好等特点,成为当今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经济建筑材料。
钢筋混凝土的楼板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及养护等工序形成的。这种楼板的优点是能够自由成型、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但其模板用量大、工序多、工期长,且施工受季节影响较大。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构件预制加工厂或施工现场外预先制作,然后运到工地现场进行安装的。这种楼板的优点是提高使用效率,混凝土浇制质量好,简化了现场操作程序,施工工期缩短。但其结构整体性比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差,不利于建筑抗震。
三、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为了克服现浇板消耗模板量大和预制板整体性差的缺点,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应运而生。这种楼板的一部分是预制安装的,然后再整浇一层钢筋混凝土。
楼板的类型还有多种,如密肋楼板和叠合楼板等。密肋楼板有现浇和预制两种,现浇是在填充块之间现浇密肋小梁和面板,而预制则是在密肋小梁间安放预制空心砌块并现浇面板。叠合楼板则是以预制钢筋混凝土薄板为永久模板并承受施工荷载,上面整浇混凝土叠合层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发展也带动了其施工技术的革新。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楼板的施工方法和材料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空心板等新型楼板的出现,使得楼板的施工更加便捷、高效。
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和技术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和设计要求。从法国人首次使用至今,钢筋混凝土楼板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