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招工难”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屡见不鲜,同时也蔓延至西部欠发达地区。究其原因,人口红利减少是根源之一,而技能人才短缺更是加剧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据调查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将出现近3000万的人才需求缺口,缺口率高达48%。
问题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除了劳动人口减少和技能人才的短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就业技能要求并不高的行业,如餐饮零售、家政服务和物业管理等,也面临着招工难题。这些行业不仅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而且从业者的不稳定性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在于劳动人口的变化以及劳动者对就业条件要求的提高。以劳动报酬为例,城市生活成本高企,尤其是大城市更是如此。一些大城市的月收入并不高,对于外来务工者来说,仅凭这些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即使招到了人,也难以留住。以往艰苦的建筑业曾经吸引了大量农,但现在,即使薪酬水平提高,年轻人也更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较好、收入更高的职业。而在偏远或欠发达地区,由于薪酬水平较低,招工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除了工资收入和劳动强度,劳动者在选择工作时也越来越看重工作环境因素。新一代劳动者对于职业晋升空间、发展前途、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教育培训机会等越来越关注。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在城市打工,然后回家乡成家立业,而是希望在城市定居,享受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用工单位需要提供符合这些条件的环境,否则劳动者可能会选择离开。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适应企业的弹性用工需求,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已成为人力资源中介的重要业务。这也带来了人岗匹配度低的问题,导致劳动者难以胜任工作,离职率较高。针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种种变化,用工单位和劳务中介需要调整,采取措施提高劳动者薪酬和待遇,改善劳动条件,并重视技能培训以稳定职工队伍。对于劳动者来说,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珍惜工作岗位,减少频繁更换工作的情况。这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消息来源:劳动午报 张刃)责任编辑:林梦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