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为啥要关自动启停功能?其实它挺省油的!

确实,自动启停功能的主要设计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在车辆短暂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并在需要时迅速启动,来减少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听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环保和经济的功能。然而,尽管它有省油的优势,但实际使用中,很多人选择关闭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自动启停功能会显著增加发动机的启停次数。频繁地启动和停止对发动机本身,尤其是电瓶,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虽然现代车辆配备的铅酸电池或锂电池都有一定的耐久性,但长期频繁使用无疑会加速电瓶的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更换成本。对于一些车龄较长或电瓶性能本就不佳的车辆,开启自动启停可能会导致更频繁的维修或更换电瓶。

其次,虽然关闭发动机能省油,但在实际的城市驾驶环境中,比如频繁的启停、低速行驶或拥堵路况下,发动机启动的次数可能非常频繁。每次启动都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并且启动过程可能会带来短暂的瞬时油耗增加。综合来看,在某些驾驶条件下,开启自动启停的节油效果可能并不明显,甚至可能因为频繁启动而得不偿失。

再者,自动启停的频繁启停操作可能会对车辆的平顺性和驾驶体验产生一定影响。启动瞬间可能会带来轻微的抖动或噪音,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启动会更加困难,抖动和噪音感更强,影响乘坐舒适度。对于追求极致平顺驾驶感受的驾驶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缺点。

最后,一些驾驶者可能只是单纯地不喜欢这种被动的、自动化的操作体验,他们更倾向于自己掌控车辆的启停,即使这意味着牺牲一些潜在的燃油经济性。

因此,尽管自动启停功能在理论上具有省油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对电瓶寿命的影响、部分驾驶条件下的节油效果有限、驾驶体验的平顺性问题以及潜在的维护成本增加等因素,许多驾驶员选择关闭这一功能,以获得更稳定、更舒适的驾驶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