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千年的婚姻文化中,夫妻间的称呼历经变迁,多彩。让我们一同探寻古代女性是如何称呼自己的丈夫的。
1. 良人
在古老的时期,妻子称丈夫为“良人”,这个称呼透露出丈夫的高大形象。古诗中常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的诗句,可见当时夫妻间的平等地位。“良人”这一称呼不分性别,丈夫也可称妻子为“良人”,但也正因为这种不加区别的称呼方式,给夫妻间的交流带来了一些不便。
2. 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说文解字”应运而生。在“良”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加上“阝”旁变成“郎”,专门用来称呼丈夫。李白的诗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表达出“郎”这个称呼的亲切之感。
3. 郎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单纯的“郎”字过于直接,可能有些害羞的人难以启齿。于是人们开始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个字,变成双音词。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则称妻子为“娘子”,充满了爱意。值得注意的是,“娘子”这个词最初仅用于称呼青春少女,到了唐代才逐渐变成妻子的称呼。
4. 官人
宋代时期,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宫庭现了“官家”一词。受此影响,民间也开始用“官人”来称呼丈夫。至今,新婚夫妻仍被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这也反映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官人即管人,家中的丈夫自然就是家中的管家了。
5. 外子与内子
在宋代,妻子也会称自己的丈夫为“外人”,文雅一点的称呼则是“外子”。相对应的,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在他人面前,妻子还会用“贱内”来谦称自己的丈夫。这些称谓在当时是小资和伪小资们最为喜爱的叫法。比如潘金莲称西门庆为甜甜的“官人”,而李清照则称赵明诚为“外子”。这些称呼不仅富有情感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