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凉皮为什么不建议吃

凉皮为什么不建议吃

近日,河南永城市发生了一起令人的事件,两名女子在食用凉皮后中毒,其中一人不幸身亡,另一人受伤。这一事件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很多人不解,吃凉皮怎么会中毒呢?

经过调查,原来魁祸首并不是凉皮本身,而是凉皮在变质后产生的一种名为“米酵菌酸”的毒素。这种米酵菌酸到底是什么?它的毒性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针对这些问题,第一时间的新闻记者采访了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据了解,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毒素。在高温潮湿的天气里,一些湿米粉、泡发后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容易滋生这种细菌,从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这种毒素的毒性非常强,可引起食物中毒,症状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西南大学食品安全检测与主动防控团队的负责人马良博士介绍,大多数病原菌可以通过食物的加热过程或者一些处理方式进行杀灭,但米酵菌酸这一类毒素属于耐热型,常规的烹调温度无法将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其率非常高,一般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以上。

马良还解释,米酵菌酸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土壤、变质的水以及不卫生的环境等。在之前的酸汤子事件和最近的凉皮中毒事件中,很可能是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导致了米酵菌酸的产生。

专家提醒,由于米酵菌酸的污染主要发生在发酵食品中,市民在购买和储存这类食品时需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密封保存,并避免长时间存放。如果发现食品变质或有异味,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尽快就医。

马良博士还强调:“像凉皮这种食品,应该是加工后尽快食用,不应该有放置的过程。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在路边摊贩和安全风险不确定的商贩处购买食品。当发现食物上有菌落产生时,可能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了。消费者应该非常注意食品的安全问题,在怀疑食品已经变质或者有异味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再食用,需要马上丢弃。”

作者:王晓、王洪亮(来源:重庆私家车广播)


凉皮为什么不建议吃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