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建环保部门公布了关于福建震鸿发科技有限公司启动的锂电池回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首个信息公告,这一消息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动力电池回收项目选址在厦门市集美区的佛大工业园内,总投资达到五千万元,目标是对废旧三元锂电池进行年回收处理量高达十万吨的工作。主要产品涵盖碳酸锂、三元材料等关键部件。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扩大,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已然浮出水面。在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这些电池面临退役问题,但依然拥有二次利用的价值,如用于低速电动车等。面对庞大的市场空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已经在积极布局,试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先机。与此也在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多个地区纷纷相关鼓励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利用。
在福建省的鼓励下,一些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得到了省级财政的补助。具体的补助措施包括按每家企业二十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以及对年处理能力强、再生利用量大的企业额外补贴。为了激励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福建省还提供了丰厚的奖励资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资源投入大,其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压力。如果动力蓄电池报废后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引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会增加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属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的回收利用,特别是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梯次利用和报废后的无害化处理。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形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也在逐步建立。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超过一万个回收服务网点,初步具备了电池回收利用能力。随着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和体系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面对电池一致性差、回收处理困难等问题,期待更多企业如福建震鸿发科技有限公司那样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