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岁末。2019年,螃蟹养殖业呈现出规模上升的趋势,并逐渐向生态化养殖模式转变。顺应这一趋势,螃蟹养殖户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9年淡水螃蟹养殖的宝贵经验,以期为2020年的养殖工作提供借鉴,避免重蹈覆辙。
一、水土与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螃蟹偏爱温暖湿润的生活环境,对阳光照射强度有一定的需求。适宜的阳光照射是它们健康生长的保障,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螃蟹的健康造成影响。选择合适的养殖区域是螃蟹养殖的首要任务。
二、环境与措施需相得益彰
养殖水域的环境营造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需要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并合理分布,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例如,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可作为沉水植物;芦苇、茭白草等则为挺水植物;而浮萍等则是漂浮植物的好选择。这样的配置能使养殖水域充满生机,为螃蟹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水草的多重作用不容忽视
水草不仅是螃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还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有助于减少敌害和相互残杀。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营养化,起到净化水质、改善水体养殖环境的作用。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还能为螃蟹提供遮荫降场所。
四、精细的饲养管理不可或缺
(1)放苗与育成
采取两年制养殖模式,即在5月底6月初购进蟹苗,经过池中粗放增育,年底可育成扣蟹。次年春季再将扣蟹投放到池场。通过适当释放蟹种,可提高的出池规格和质量。
(2)水质把控与消毒
在螃蟹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需对池塘水进行消毒,使用漂等物进行池塘清洁工作,确保水质的洁净,避免出现水质问题。
(3)蟹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的蟹病防治策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根据螃蟹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