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正值2008年5月12日,那时的我仅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午休时分,我和同学们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头顶的风扇嗡嗡作响,窗外的蝉鸣不断断续。忽然间,感觉大地好像一阵剧烈的晃动,桌子就像被一股力量推动一样,剧烈摇晃起来。我从半梦半醒中抬起头,周围的景象让我感到惊讶:吊灯在空中疯狂旋转,黑板擦竟然“啪嗒”一声摔落在地。
“了!大家快跑!”班王老师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在耳边响起。我记得她穿着淡蓝色的裙子,头发凌乱地随风飘动。走廊里人头攒动,楼梯扶手仿佛都在颤抖。我被身后的同学推着向前跑,凉鞋几乎都要被踩掉。跑到操场时,我的同桌小胖喘着气说:“我还以为是谁在搬桌子呢!”那时候的我们,对“”这个词并不熟悉,如同对遥远的宇宙飞船一样陌生。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上学都带着应急包,里面装满了饼干和矿泉水。就连最调皮的男生也不敢再摇课桌玩耍了。学校捐款那天,我捐出了存钱罐里所有的二十三块。班长在募捐时念着关于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我低头看着胸前的红领巾,感觉它更加鲜艳了。
十七年后,我已经长大,但回想起那个摇晃的午后依然心有余悸。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无情,而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汶川的学校已经重建,新的教学楼装备了抗震设施,操场上的应急疏散图标清晰可见。去年我去北川遗址参观时,解说员指着一块时间永远停在14:28的钟表残骸说:“灾难虽然摧毁了一切,但它无法摧毁我们相连的心。”
就像当年老师教我们唱的那首歌,《感恩的心》。那场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自然的力量,更让我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当灾难来临时,有人舍身忘我为他人撑起生的希望;当家园破碎时,千万双手从四面八方伸出,共同托起未来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