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追完了《漫长的季节》。除了剧情引人入胜之外,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剧现的各种美食,它们让我感受到了东北的风味和魅力。
从彪子开始,剧中人物对食物的种种疑问也萦绕在观众左右。拌桔梗、水捞饭、煎粉等等,这些究竟是何物?锅包肉不放醋精只放白醋会不会难吃?这些问题都让人好奇。
关于拌桔梗,它是一种狗宝咸菜,因口感及形似牛蒡,被用于入菜。关于它的制作,需要先将桔梗干泡水发开,再加入各种佐料。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个不起眼的调味菜也成了我们探索食物本味的一场旅程。
王阳爱吃的酸菜粉,是东北人越冬必备单品之一。酸菜可以炖菜,也可以包饺子。剧里多次出现的酸菜粉,是剧中人物对阳儿的爱的一种表达。
锅包肉是东北的一道硬菜,但剧中的锅包肉似乎与常见的有所不同。葛总对锅包肉的制作有着明白人的评价,划重点:逝量水淀粉抓匀、油温精准炸两遍、放醋精。作为精神东北人,我对锅包肉有着深刻的体验,但剧中的版本还是给了我新的感受。
剧中的肘子看起来是卤过后放凉切片的做法。大卤肘子是一道硬菜,虽然味道各异,但都是餐桌上的排面。
王响早上就要吃的拍黄瓜,在一桌子硬菜里显得非常受欢迎。它也是东北菜中的救世主一样的存在。
傅卫军打架前的最后一口蘸酱菜,是东北春卷,蘸酱菜的菜很简单,主要是素菜拼盘,搭配丰俭由人,也是东北饭桌上的必备清口小菜。
伴随姐弟共同记忆的饺子,是东北的常见食物。剧中的饺子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尝试的猪肉韭菜馅饺子,虽然反响一般,但也算是一种氛围的体验。
徐姐冷面馆的冷面是韩餐里的常见角色,我们尝试后感觉一般,可能是没有把握到灵魂吧。
除了这些,剧中还出现了不少好吃的,比如崔在加班时吃的酱大骨、大东北的鸡架等等。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比如煎粉和水捞饭的具体做法,让人留有余味。
《漫长的季节》让我们对东北的美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虽然有些食物可能不太符合每个人的口味,但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和情感是无法替代的。这部剧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精彩的故事情节,还让我们品味了东北的风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