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是诗人抒感的热门主题。每一片落叶,每一缕微风,都能触动他们的诗心。就连被誉为“诗仙”的李白,也无法例外。在他留下的千余首诗作中,不乏描绘秋色的绝美篇章。
比如他的这首诗《三五七言》,从名字上看,就明确要求诗中需包含三言、五言、七言各两句,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这首诗的秋风秋月,落叶寒鸦,都寄托着深深的相思之情。
诗中写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凄清与明朗。而“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缠绵悱恻,将山水阻隔的恋人之间的相思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因为这首诗的深入人心,后人甚至将其与古琴曲《秋风词》结合,进行吟唱。
李白对月亮的描写尤为热衷,其中不乏关于“秋月”的描绘。在这首诗中,秋月成为诗人思乡和知己的象征。不同的秋月情境,都能勾起诗人的无限秋思。
说到秋夜与明月,不得不提南宋画家马远的《举杯邀月图》。这幅画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白衣长髯的文士,在空山之中,邀请明月共酌的情景。与马远的另一幅作品《月下把杯图》相比,同样的主题,但情境截然不同,反映了画家心境的变化。
马远的山水画常常只截取一角,因此被人们称为“马一角”。在这幅《举杯邀月图》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面被分为两部分。右上部分以景物为主,山体陡峭坚硬,一轮秋月正升起。山下的近处,是一张石头几案,上面写满了凌乱的诗行。
画面中的人物集中在左下角,小童从山下赶来,文士则仰望山间明月,陷入沉思。这幅画不仅仅是对秋天夜晚的描绘,更是对文人内心世界的展现。在秋声四起、明月朗照之下,文人的情感与心境被映照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