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大益集团做出的战略调整,令芳村的茶商们感到困惑。许多人不明白为何大益集团不继续追求投资增值的生意,反而选择利润增长缓慢、升值预期较低的道路开发熟茶市场。更令市场困惑的是,即便半年过去,其新的生茶产品除了紫大益勉强算作高端系列之外,其余产品依然选择低价策略。
要解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困难,只需要思考一下如果大益集团不走低价路线市场将会如何。一个稳健的普洱茶产品应该能够兼顾新茶、中期茶和老茶的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在产品销售上,上市的前两年需要销售全部产品的六成,三到五年销售三成,剩下的则在五年以上慢慢销售。只有这样,普洱茶才能从中期茶逐渐转化为老茶并实现稳定的增值。以我们熟知的大益经典生茶7542为例,按照当前大益经销商的规模,每次的总配货量大约在万件左右。为了满足上述销售模式的需求,整个大益经销商体系需要在两年内销售出大量的茶叶。实际上,考虑到这款茶叶每年都有新的批次推出,销售压力实际上更加紧迫。据行业内的专家统计,大益的7542每月的零售出货量大约在五千片左右,即便加入了电商平台的销量,仍然有大量库存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中。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话,对于大益市场来说就如同堰塞湖般,过多的库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释放,大益茶的市场体系将面临巨大的风险。降价促销是最有效的降低库存的方式,商品价格的适度下调可以刺激销量的增长,这也是经过验证的市场规律。现在大益选择走低价路线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