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预防骨质疏松,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补钙和购买钙片。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钙片产品,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很多人都会疑惑,这些钙片之间到底有何不同?购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钙,作为重要的营养成分,参与骨骼的形成和重建,同时还参与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维持、细胞功能调节、酸碱平衡等。对于普通来说,钙摄入不足可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对于儿童和老人,可能增加佝偻病和骨软化病的风险。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钙摄入不足的影响更为显著。
根据《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的建议,不同人群每日的钙摄入量推荐量为800毫克(普通、孕妇、)和1000毫克(9~18岁青少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钙摄入量的中位数仅为每天328.3毫克,不足率高达94.3%。在饮食无法满足钙需求的情况下,适当补充钙片是有助于健康的。
购买钙片时常见的误区包括:
误区一:认为价格越高的钙片效果越好。无论是价格高昂还是相对便宜的钙片,其核心成分都是钙。不同类型的钙片如无机钙、有机钙和氨基酸螯合钙等,其补钙效果并没有明显区别。无机钙含钙量高但消化需要消耗大量胃酸;有机钙则不需要胃酸的参与,更易被吸收;氨基酸螯合钙的吸收率相对较高但价格昂贵。实际上,对钙的吸收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选择普通钙片即可满足需求。
误区二:认为钙片的钙含量越高越好。过高的钙片剂量可能导致吸收率下降,过量补钙可能引发肌力松弛、便秘、恶心等不适,甚至导致锌和铁的吸收障碍以及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误区三:认为进口的钙片一定更好。钙片的质量与进口或国产关系不大,只要是正规产品且检测合格,其质量都是有保证的。
为了确保摄入足够的钙,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均衡饮食,尤其是增加奶和奶制品的摄入量。奶和奶制品是最佳的补钙食物。如果每天能摄入足够的奶和奶制品、大豆制品、蔬菜、坚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就不需要额外吃钙片。
2. 在饮食不足以满足钙需求的情况下,适当补充钙片。对于胃功能正常的人,可以选择碳酸钙;对于胃功能不佳或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可以选择柠檬酸钙等有机酸钙产品。
3. 吃钙片时要注意适量。建议每次吃的钙片量不超过500毫克,如需要大剂量补钙,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4.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同时服用两者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过物补钙,我们还应该关注阳光的照射,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自然合成维生素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