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汇。过去,这些词也被称为象声词、摹声词或状声词。比如“砰”、“啪”、“呦呦”、“嗷嗷”等。拟声词是通过语言描摹自然界的声音而创造的,这是所有语言都具有的功能。人们对自然界声音的描摹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每个人的听觉、大脑对声音的感受以及各自语言的描摹都有差异,所以拟声词无口技那样非常准确生动地描摹出自然界的声音。
描摹拟声词的汉字只是表音符号,与音译外来词的原理相同。拟声词、叹词、音译词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具有不可拆分性,不管多少个音节都是一个单纯的词汇。这个问题在《语文知识8单纯词》中已有探讨。
二、拟声词的语法作用及与形容词的区别:
(一)拟声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哗哗”、“咚咚”等,以增加声音的强烈感。
(二)拟声词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用在短语或句子中修饰、限制或陈述其他词语。例如:
单独使用的拟声词,如:“铁匠炉又开始了热闹的叮当叮当声”。融入短语或句子中的拟声词,如:“北风萧萧的寒夜里,关关雎鸠的回荡。”
(三)形容词的重叠带有强调意味和感彩,而拟声词的重叠只是纯粹表音,没有附加意义。
(四)形容词可以接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可以用肯定否定的方式提问,如“冷不冷”“高兴不高兴”,而拟声词则不能这样使用。
(五)拟声词可以与数量词结合,例如“哧溜一声”,而形容词则不能与数量词结合。
(六)拟声词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单独成句,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而形容词一般不单独成句。
三、再来一些拟声词供大家感受:
布谷鸟的歌声、知了的鸣、微风的轻喃、呼啦的风声、小鸟的啁啾声、开门时的叭卜声、吱呀的摇椅声、吧嗒的滴水声、啪叽的落地声、咕嘟的煮水声等。这些声音词汇如同生活的乐章,细腻地描绘出世界的多彩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