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在哪儿取消连续包月

在哪儿取消连续包月

你是否遇到过“被自动续费”的尴尬情况?无需输入密码,费用就被悄无声息地扣除了。如今,许多线上平台推出了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的功能,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有一些消费者反映,这种支付方式可能隐藏着安全隐患。最近,“APP自动续费即使关闭仍在扣费”的话题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

记者在投诉平台上以”自动续费”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竟然有高达10多万条的投诉记录。有的消费者抱怨说:“明明已经取消了自动续费,但软件卸载后仍然会被自动扣费”,“从未开启任何自动续费的软件,却无缘无故被续费了两个月”等等。

打开一款手机软件,页面上的“首月优惠,连续包月仅需6元”的提示十分显眼,但下面的一行小字却容易被人忽略:“首月仅6元,到期前一天将为您自动续费20元/月(可取消,取消后不再自动续费)”。另一款软件的会员页面也有类似的提示,连续包月首月15元,但下方同样是一排小字说明:“按每月25元自动续费,可随时取消”。网络安全专家指出,目前自动续费的乱象主要集中在了用户自己安装的第三方应用软件中。

南市职业学院(南京开放大学)的副教授黄文盛表示,视频平台、网盘、音乐软件和外卖平台等都存在自动续费的乱象。由于这些自动续费的方式具有隐蔽性强、套路深的特点,经常会通过降低非会员用户体验来促使你进行续费。例如,自动弹窗推荐会员、首月免费和连续包月优惠等策略都是用来诱导消费者续费的。还存在设置部分功能插件需要额外付费的套路。这些平台在权益购买上采取“松进严出”的策略,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针对这一问题,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自动续费涉及多个环节,如服务提供商、应用商店和支付平台等。由于续费不统一,订阅后取消的步骤也不统一,导致“套娃”和“连环扣”现象频发。从表面上看,这是法律的合规与用户体验的匹配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消费者往往在订阅时很便利,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订阅了,但在取消时却遇到各种“隐藏选项”,导致取消流程不畅。

黄文盛副教授建议消费者:要确保App下载的安全,只从大平台下载,避免从小地方下载可能存在风险。开通自动续费功能要根据自身需求,不用了要及时关闭。除了在App里取消订阅服务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并确认第三方平台的自动扣费协议是否已关闭。例如,在支付宝里要检查“免密支付”和“自动扣款”选项,在微信钱包里要检查“自动续费”选项。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通过客服、消费者协会、工信部等渠道反映,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哪儿取消连续包月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