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传军等关于淄博猕猴桃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的探讨
一、水肥一体化与常规施肥的优劣比较
传统的大水漫灌施肥方式存在诸多缺点,如水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特别是在幼树期浪费尤为严重。肥料用量大但利用率低,平均仅在35%左右,容易造成土壤面源污染。土壤积水饱和后,密度加大容易板结;土壤湿度波动大,根系受到湿干不均的影响,容易造成沤根和热害现象。漫灌后土壤缺氧,根系吸收转化养分能力降低。而常规的集中施肥方式如穴施、沟施等也容易造成根系肥害。
相比之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则具有显著的优点。它精准地将水和肥料通过管道定量均匀地施入土壤中,具有节水、节肥、节人工的特点。通过数据观察,水肥一体化需水量仅为大水漫灌的30%-50%,显著节约了水资源。施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了常规施肥的浪费,每年可节约开支显著。水肥一体化还提高了作物品质,满足了猕猴桃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生产的猕猴桃品质更加优良。
二、适宜的水肥一体化方式
在猕猴桃园区,常用的水肥一体化方式为滴灌和微喷。滴灌能够精确地将水肥渗透到根系层,根系能均匀地吸收水肥,土壤也更具有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和树体的生长。微喷则能增加田间湿度,高温时降低温度,但需要注意避免积水。在鲁中山区,猕猴桃种植园多以滴灌为主。
三、科学合理布局滴灌设施
了解猕猴桃的根系特点是合理布局滴灌设施的前提。猕猴桃根系由强大的侧根系组成,具有喜水怕涝、喜肥怕烧等生理特性。滴灌布局应根据猕猴桃的株行距进行,鲁中地区猕猴桃种植株行距为2m3m,每行铺设4根管道。滴头选择应考虑地形高差,鲁中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的果园应采用压力补偿滴头。
四、科学确定滴灌时间
滴灌时间的确定应考虑土壤结构、根系深度、地块墒情等因素。通过实践和观察,确定合适的滴灌时间和出水量,使土壤下渗深度和宽度适中,满足猕猴桃的水肥需求。科学制定水肥使用计划也是关键,要根据气候、土壤干湿情况等因素确定浇水、施肥的时间和量。
五、重庆黔江红阳猕猴桃的绿色生产技术与水肥一体化应用
重庆黔江区的红阳猕猴桃生产中采用了绿色生产技术,其中包括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滴水灌溉和精准施肥,实现了节水、节肥、提高作物品质的目标。结合土壤改良和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为猕猴桃的健康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猕猴桃种植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