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作为教学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自我检测与提升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布置、批改和讲评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时遇到的难题,通过再次讲解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够进行自我检测,发现学习中的疑点,并通过深入学习直至完全掌握。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业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尽师能够通过作业布置达成一定的预期效果,但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比如作业形式单一,往往根据课时进度和当天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作业内容,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批改任务繁重,压力大,批改过程中难以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讲评作业时也难以针对个别学生,导致耗时低效。
为了改进作业管理,我们提出运用大数据理念。基于大数据的作业布置应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学情了解阶段,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其次是整体突破难点阶段,针对前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布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最后是个性化问题解决阶段,针对仍然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作业布置,实行个性化辅导。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作业批改也变得更加快捷准确。每项作业批改后,教师可以通过成绩单和题目分析两项内容,一目了然地了解哪些学生表现优秀,哪些题目得分率低,以及每一名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调整课堂教学,合理安排后续作业和有针对性的辅导。
基于大数据的作业讲评也具有省时、高效、精准、生动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呈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现场解决问题,增加学生自信,激发学习兴趣。这种讲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充分关注,每一个问题得到解决。
大数据时代使初中英语教学变得更加透明、高效和精准。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利用和分析大数据,将其转化为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数据。这意味着教师需要跳出传统教学和批改的固有模式,积极寻找并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软件和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将能够熟练利用数据指导教学,使英语学习真正实现精准化和个性化。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数据的辅助,将能够更高效地学习英语,提升学习效果。
大数据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性的变化,使教学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吴晓威,系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英语教研员,内容略有删减和调整)
来源: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