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女士的儿子小军今年9岁,身高136cm,体重却达到了42kg,远远超过了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尽管很多人建议邢女士让小军减肥,但她并不以为意,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多吃一点是正常的。
最近小军总是感到疲惫,食欲不佳,有时吃过的饭还会直接吐出来。这让邢女士开始担心,于是带着小军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军的转氨酶水平升高,肝脏形态发生改变,最终被确诊为脂肪肝。这一结果让邢女士感到意外,因为她一直以为只有成年人才会患上脂肪肝。
医生告诉邢女士,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像小军这样明显超重的孩子,如果不及时减肥,将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小胖墩”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胖一点没关系,甚至认为“白白胖胖,充满希望”。但实际上,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超重,也不了解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肥胖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体内脂肪过度堆积,根据世界卫生的定义,肥胖已经成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在我国,超重和肥胖率都在明显上升,这一趋势在儿童中同样明显。资料显示,我国7岁以上儿童肥胖率已达7.3%,11-17岁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
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危害。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会影响肺功能,导致呼吸不畅;肥胖儿童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肥胖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加重下肢负担;肥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容易遭受嘲笑和欺凌,产生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呢?这里引入身体质量指数(BMI)的概念。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肥胖程度的标准之一。家长可以通过计算孩子的BMI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来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BMI正常范围都有所不同,家长可以通过对照表格快速判断。
如果孩子超重或肥胖了怎么办呢?家长首先判断孩子的肥胖类型,如果是单纯性肥胖,可能是由于营养过剩、运动过少等原因导致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和每日测量体重等方法帮助孩子减重。同时要注意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营养全面充足。但如果孩子的BMI已经大于37.5并伴有至少一种肥胖并发症则需要考虑通过物及手术减轻重量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总之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重变化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出现。肥胖的危害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一定要积极督促孩子减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