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声明】本文基于权威医学资料撰写并结合个人观点,旨在以科普的方式向大众传递健康知识。部分故事情节为虚构内容,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关于“每天八杯水,肾脏就健康”的说法,你真的了解吗?让我们一同探究其背后的真相。
夏日炎炎,各种健康平台、社交媒体和亲朋好友都在提醒你多喝水,以清热解暑、排毒护肾。但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确补水才安全?有些看似健康的方式,实则可能对肾脏造成隐患。
喝水过多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虽然水是生命之源,但饮水也要适量。如果没有运动出汗、高温环境或疾病导致流失的情况下,过量饮水,尤其是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给肾脏带来负担。肾脏需要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过量水分摄入会加速肾脏工作,长期如此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过量饮水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一次性大量饮水也存在风险。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导致血液稀释,出现水中毒的情况。水中毒轻则引起头晕、恶心,重则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呢?要摒弃“越多越好”的错误认知,适量饮水。要定时、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正常成年人日均水摄入量应控制在1500-2000毫升之间,特殊人群如剧烈运动者、高温作业者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选择饮用水也很重要。白开水是最安全、最经济的选择。如果有高血压、水肿史,可以选择低钠水。饮料、茶饮、咖啡等虽然含有水分,但由于其利尿作用强,反而会让身体更多水分,不能等同于正常补水。
除了正确的饮水方式,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与肾脏健康相关的问题。比如饮料中的糖分和添加剂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运动后的冰水刺激也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我们需要避免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
对于特殊人群如肾病患者、老年人、孕妇等,补水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肾病患者需要根据尿量、体重变化、血压情况等因素来决定补水量。老年人则需要主动提醒自己喝水,避免脱水风险。
补水不是越多越好,科学、适度、分时补水才是对肾脏最好的保护。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错误认知,正确看待补水问题。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与肾脏健康相关的因素,全面保护肾脏健康。
资料来源:
1. 营养学会. 《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卫生出版社, 2022年.
2. 医学会肾学分会. 《慢性肾患者膳食营养管理指南(2020版)》[J]. 肾杂志, 2020年, 第36卷第12期.
3. 周健. 夏季饮水的健康误区与科学建议探讨[J]. 健康教育, 2023年, 第39卷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