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扭力测试仪怎么校准

扭力测试仪怎么校准

为了规范力矩工具及紧固工艺的检测与校准流程,确保力矩值的精确性,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我们制定了企业力矩点检管理通用框架。该框架适用于对力矩精度要求严格的行业,如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旨在防止因力矩偏差导致的装配失效(如松动、断裂),确保力矩值符合设计要求。

适用范围包括生产现场使用的力矩工具(如扭矩扳手、电枪、气动扳手)以及关键工位的力矩控制点(如发动机装配、底盘螺栓紧固)。

二、职责分配

1. 质量部负责制定力矩点检标准,监督执行情况,并审核校准记录与异常处理。

2. 设备管理部负责力矩工具的校准、维修及台账管理,确保工具精度符合标准。

3. 生产部负责执行日常力矩点检,记录数据并反馈异常,配合问题整改。

4. 工艺工程部负责定义工艺力矩参数(如目标值、公差范围),并优化防错设计(如防漏拧系统)。

三、力矩点检流程

1. 点检分类与频率:包括日常点检、定期校准和工艺点检。日常点检每班次使用前进行,定期校准按月或季度进行,工艺点检每批次或每4小时进行一次。

2. 点检步骤:准备校准合格的力矩测试仪、标准块、数显力矩扳手等工具,执行点检步骤,记录数据并填写《力矩点检记录表》。

四、标准与技术要求

1. 工具精度等级:不同类型工具允许偏差不同,例如手动扭矩扳手允许偏差为±3%,电动/气动扭矩工具允许偏差为±5%。还规定了各类工具的校准周期。

2. 工艺力矩控制:目标值设定依据产品设计文件,公差范围通常为目标值±10%,关键工位(如安全件)需≤±5%。提出了防错要求,如使用自锁功能的力矩工具,配置力矩监控系统等。

五、异常处理与改进

异常判定标准包括工具偏差超差、工艺力矩值超限等。处理流程包括发现异常、立即停用工具或工位、标识隔离并上报、根因分析、纠正措施以及复检合格后的恢复使用。还建立了改进机制,每月统计力矩超差率,通过PDCA循环优化工具管理或工艺参数。

六、记录与追溯

必备文件包括《力矩工具校准记录》、《点检记录表》和《异常处理报告》等。追溯要求关键工位的力矩数据需保存至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并支持反向追溯。

七、培训与考核

操作人员需接受力矩工具使用方法、点检流程及异常识别的操作培训,并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测试获得认证。

八、附则

包括奖惩机制、解释与修订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力矩点检管理,企业可有效地控制装配质量风险,避免因力矩失控导致的产品召回或安全问题,同时满足IATF 16949、AS9100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本规范由质量部负责解释,每年更新一次。


扭力测试仪怎么校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