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得到了他人的认可,我才有了动力去努力,去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许多职场人士的真实心声,尽管有些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心态。那些看不到成果就不愿付出的人,其实是在颠倒事情的因果关系。
在与领导沟通时,有些人会以此为由进行辩解:“我已经很努力了,但始终没有得到认可或提拔,所以现在我没有那么强烈的动力去努力了。”
我们都知道事情的发展总是先有原因后有结果,而不是先有了结果再去填充原因。这种心态看似是出于自我保护,实际上是内心的逐利心理导致的对自己缺乏自信或对领导的信任不足。那么,这种认知偏差是如何形成的呢?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付出与收获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实,许多人在职场中并非一开始就持有消极的态度,而是因为没能找准方向,即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职场中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呢?又如何确保自己能被认可并得到提升呢?以下是一些关键建议:
我们要明确一点:认可与提拔的标准是由上级制定的。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甚至超过了自我期待,但为何还是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呢?原因在于我们可能只是达到了自己的标准,但并没有达到上级的标准。要想得到认可,我们必须了解上级的期望和标准是什么。假设上级对我们的工作有三项要求,那么我们需要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或超过他们的期望才能获得认可。
而这些标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度的。假设我们在专业技能方面表现出色并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能被提拔。因为上级在决定是否提拔我们时,会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如果我们只是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如团队精神、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那么我们还是有可能被拒绝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以满足上级的度要求。
除了满足这些标准外我们还需要保持稳定的超越标准的状态。如果我们在某次工作中超越了上级的期望但在后续的工作中表现不稳定那么我们的表现将无法得到持续的认可和提升。因此我们需要持续保持超越标准的水平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更容易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提拔。最后职场上的认可和提拔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和坚持因为任何质的变化都需要量的积累。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来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总之要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提拔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努力提升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并保持稳定的超越标准的状态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