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近年来在建筑、土木和建造工程领域迅速发展的技术。它通过数字化模型建构、管理和应用,能够在虚拟数字空间中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仿真模拟。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早地掌握并解决工程实际执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能更积极地整合工程生命周期的各项作业,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和错误,提高工程成果、质量、效率与安全。
对于绿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后续营运维护,BIM技术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帮助和效益。有人提出了Green BIM概念,强调BIM技术对绿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的贡献。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BIM在绿建筑设计与建造的九大指标中的应用。
首先是生态面向的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绿化和基地保水。在生物多样性方面,BIM技术主要通过3D可视化来协助生态环境设计方案的评估。对于基地保水,BIM模型可以搭配相关软件工具进行设计和计算分析,以协助设计所需之规范检讨及模拟施工方法与过程。在绿化方面,BIM技术则能提供可视化且交互式的辅助设计与规范检讨。
其次是节能面向的指标。建筑节能的设计与分析涉及到建筑方位、对象与空间的安排等。BIM模型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物节能分析与设计的效率与质量,是BIM在绿建筑领域最主要的应用。目前有许多商业软件包及免费能源分析仿真软件可以与BIM模型搭配运用,对具有节能组件或设施的建筑进行不同详细程度的分析。虽然此部分的工具与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在仿真节能组件及设施,尤其是相关模拟参数的决定方面仍然存在困难。此类分析的复杂度与计算量通常较大,需要更多的实际或实验案例来验证模型的精确度。
第三是减废面向的指标,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及废弃物减量。在二氧化碳减量方面,BIM模型可以协助评估计算碳足迹;在废弃物减量方面,BIM模型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土方挖填方计算,有利于土方平衡,并可以通过精确计算工程材料之数量来降低超量备料和减少边角料的废弃量。
最后是健康面向的指标,包括室内健康与环境、水资源、污水垃圾改善等。在室内健康与环境方面,BIM可以搭配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进行室内通风与空气质量仿真,并搭配声场分析软件工具进行声音传播的仿真。在水资源方面,BIM的管线设计技术可以与管流分析仿真软件搭配以设计水的回收循环再利用系统。在污水与垃圾改善方面,BIM的3D可视化优势可以在设计之初就考虑相关指标的要求并进行设计成果的检查。
绿建筑已成为建筑主旋律,而BIM技术的应用必将在绿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九大指标涵盖了生态、节能、减废和健康等多个方面,BIM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绿建筑的设计质量、施工效率以及环境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