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秋战国时期,料事如神的谋士众多,如管仲、晏子、文仲、范蠡、苏秦、张仪等人,他们都是在危难之际凭借自己的谋略扭转局势的奇才。
范蠡,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并未贪图权位,而是选择离开越国,在齐国开始了新的生活。他擅长种田、发展渔业,还精通商业,成为了齐国的巨富。齐王曾邀请他做国相,但他婉拒了邀请,并将家产散给了乡亲父老。他一生三次积累巨富,又三次散财,最终定居宋国的陶丘,自号“陶朱公”。后世商人对他敬佩不已,将他的塑像供奉在家中,称之为“财神”。
即使是聪明如范蠡,也有失误的时候。他的失误,直接导致了他二儿子的死亡。
范蠡有三个儿子,都聪明伶俐。一天,他得知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死,于是准备了一车黄金,让小儿子前往楚国找老友庄生帮忙。庄生是楚国的名士,深受楚王和百姓的敬重。在范蠡看来,只要庄生肯出面,二儿子就有救。
范蠡的大儿子阻拦了小儿子的行动,他请求自己去楚国。范蠡虽然欣慰老大的懂事,但最终还是让小儿前去。大儿子心中不甘,认为父亲偏心眼,甚至想要。范蠡的夫人只好劝说他,让他让大儿子去楚国。于是,范蠡改让大儿子前往楚国,并叮嘱他一切都要按照庄生的指示。
大儿子来到楚国后拜访庄生,将黄金和信件交给了庄生。庄生严肃地告诉他尽快离开楚国,等待二儿子的消息。大儿子心生疑虑,觉得庄生可能会不帮忙。于是,他决定留在楚国四处奔走,用自己的积蓄打点其他。
庄生对妻子说这些金子不是他的,是他朋友的。他决定面见楚王,用一场劫难来警示楚王实行仁政。楚王信任庄生,决定天下。范蠡的小儿子自然在被赦免的犯人之中。
大儿子猜到这个消息后心生兴奋,认为三弟的获救完全是楚王天下的结果。既然庄生没有帮忙,那一车黄金不就白费了吗?于是他又来到庄生的家中讨要黄金。庄生见到他后惊讶并询问原因。大儿子坦白了一切并表示自己放心不下弟弟已经找了其他门路。庄生听后明白自己被侮辱了心生愤怒。于是进宫对楚王说天下是范蠡用钱的结果楚王听后愤怒下令先处决范蠡长子然后再天下。得知消息后范蠡的大儿子如遭雷击落魄地带着弟弟的尸体返回家中全家人悲痛不已只有范蠡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原委总结教训认识到即使是智者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即便是一代智圣财神也有其不足之处即缺乏决断力和口才的缺陷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也有其盲点和弱点在面对复杂的人心和世事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明智地做出决策不能过于自信和固执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