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车胤囊萤的故事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车胤囊萤的故事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随着春节和藏历新年的脚步日渐临近,位于云南迪庆的德钦县第一小学五年级的藏族男孩多杰,在寒假的日子里显得格外期盼。年仅11岁的他,拨通母亲在大理打工的电话,期待着母亲早日回家团聚。为了让母亲放心他的学习状况,多杰背诵了课文《囊萤夜读》。

提及多杰,不得不提及他的校长江初。江初作为土生土长的迪钦人,深知在这片高原山区求学的艰辛。在德钦县燕门乡石底村出生的江初,回忆起自己10岁时走3公里山路上学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由于村落的分散,他整个小学时代都在不断地换学校,离家越来越远。

那时的石底村小学只有10名学生,孩子们因奔波之苦纷纷选择逃课或辍学。江初如同古时的车胤般坚持了下来,尽管条件艰苦,仍然勤学苦读。从迪庆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石底村任教,面对的是破旧的教室和寥寥无几的学生。江初感叹高原山区教学条件的艰苦,身兼数职,尽力为学生们传授知识。

为了改变这一困境,德钦县自2012年起开始实行集中规模办学,落实15年公费教育。当地农牧民子女享受“三包”免费教育,教育资源得到集中优化,使得校舍硬件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优秀的教师前来任教。对此深有感触的江初非常支持这一教育模式,认为它有效地保障了学生们公平接受教育的,并在均衡教育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集中规模办学后,德钦县第一小学得到了充裕的资金支持,陆续建设了各种设施,吸引了周边多个乡镇的学生前来就读。如今的多杰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与父辈们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分散的教育资源到如今的集中规模办学,从破旧的教室到如今的多功能教室和兴趣班,这一切都见证了德钦县教育的飞速发展。

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多杰和同校的孩子们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的弦子兴趣班便是其中之一。多杰自二年级起便加入了这个兴趣班,短短两年时间已会了数支弦子乐曲。如今的德钦县,无论是在节日庆典还是婚庆嫁娶的场合,都能听到弦子的音乐声响起。为了让学生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特意聘请了民间艺人来进行教学。这些小小的弦子手们还有机会走出大山,到沿海城市甚至国外参加比赛,展现他们的才艺。

此刻的多杰期待着春节的到来,他想象着像学长们一样拉着弦子到沿海城市比赛,亲眼看到“海上日出”。他希望通过背诵课文《海上日出》告诉妈妈他的愿望和期待。“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正如多杰的梦想一样,德钦的教育也在不断努力上升,迈向更好的未来。


车胤囊萤的故事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