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快报消息:今天一早,景芳中学的教师被科学老师韦苇的奇特实验震撼到了——“韦老师竟然用金戒指做实验!”这一事件立刻引起了轰动。
现场照片中,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被其主人置于酒精灯上燃烧,显得孤独无助。许多老师纷纷议论:“这位老师也太拼了,回家不会遭到老公的责骂吗?”
快报记者随后采访了韦苇老师,她略带羞涩地表示:“哈哈,这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们科学组经常进行这样的实验。”
今天上午的科学公开课,韦老师正在讲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为了生动展示铜和金与氧气反应的不同,她甚至将自己的婚戒——一枚金戒指用来做实验。
韦老师解释道:“金戒指是我结婚时的婚戒,通常我都会佩戴。在实验中摘下它,可能会引起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好奇和关注,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实际上,金的熔点高达1000度以上,而酒精灯的温度只有400度左右,所以金戒指不会熔化。金在空气中加热也不会和氧气发生反应,大家可以放心,我的戒指安然无恙。而铜则不同,它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说明铜比金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除了展示金戒指的实验,韦老师还用铁粉模拟了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这一实验背后的原理是: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会发红,而铁粉在空气中点燃则会火星四射。这是因为铁粉和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了不同的反应现象。韦老师表示:“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反应条件、金属表面积、氧气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难易程度。这也是我们科学组一直以来的教学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韦老师第一次用婚戒做实验了。她笑着说:“我三年前就开始做这个实验,这是第三次了。每次的课堂效果都非常好。虽然大家都知道‘真金不怕火炼’的道理,但亲眼看到实验过程一定会给学生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今天这个实验过程中,我在酒精灯上烧了大概一分钟的时间,还有一些学生兴奋地叫我再多烧一会儿。”
对于用婚戒做实验是否怕老公生气的问题,韦老师笑着说:“不会啦,他也很支持我的教学工作。而且我在第一次做这个实验之前就已经和他沟通过了。当时我还开玩笑说,这次实验也是考验他对我真爱的时刻。这个实验还可以检验买的戒指是真金还是加了铜的合金。现在看来,不仅戒指是真金,他也确实是我的真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