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宁德时代推出的全新MTB(Module to Bracket)技术引发了市场对重卡换电市场的极大关注。这一创新封装模式的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了40%,重量减轻了10%,并且支持电池的自由组合方案,可在140KWh至600KWh范围内自主配置。
随着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每十辆重卡或工程机械中,有九辆都配备了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这一数字显然指的是电动重卡和工程机械中的占有率,而非所有车辆。除了宁德时代外,众多头部主机厂商也在新能源商用车的布局上加快了步伐。
尽管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引人关注,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电动重卡和工程机械的总保有量仍然不高,距离取代传统燃油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重卡市场中,动力系统主要分为路线:柴油石油的传统燃油、燃料电池以及纯电动。传统燃油重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驱动和上游技术推动电池成本下降,传统燃油重卡被氢燃料重卡和纯电重卡取代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电动重卡的高昂价格成为了一大难题。一辆电动重卡的售价高达百万,远高于同吨位的传统燃油车重卡。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限制了电动重卡市场的规模扩张。
除此之外,电动重卡还面临续航里程和载货量的矛盾。为了增加续航里程,电池重量会增加,从而导致车身重量增加,载货量减小,经济效益降低。而当前电动重卡的装配主要集中在中短途运输领域,如港口集装箱转运、煤矿倒短等固定路线。如果要进途运输,则需要解决里程焦虑和载货量之间的矛盾。补能体系建设或许能有效平衡这两个矛盾点,其中换电模式的补能效率较高。但对于消费端而言,重卡换电站的铺建涉及到使用费用的降低,同时还需要考虑换电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氢燃料电池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首选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制氢成本高昂,而且目前以煤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燃料所产氢气占比高达81%。运氢和储氢环节也存在成本高的问题。每千克氢气使用成本在60-80元之间,加上氢燃料重卡的百万身价,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如储氢瓶、瓶口阀等也严重依赖进口。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驱动下氢燃料重卡仍有望实现高速增长。预计随着基础设施普及、技术革新和成本下降,产业将进入发展加速期。行业的美好愿景虽然引人期待,但究竟能否实现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