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洛阳纸贵的故事是什么

洛阳纸贵的故事是什么

当置身于江苏省现代艺术馆举办的“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时,我被眼前所展现的一切深深吸引,感到新奇、新鲜且充满欣喜。

传说中,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因受到鸟类爪迹的启发而创制了文字。那一刻,文字的出现仿佛是天地间的奇迹,如同“天雨粟,鬼夜哭”般震撼。关于纸的发明,历史记录却显得模糊。纸张的初始形态可能昂贵、粗糙,使用并不方便,直到东汉蔡伦的改进,纸才逐渐普及并成为现代用纸的起源。

纸,不仅是一种物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书写的载体,更是文脉的寄托。在我们的生活中,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行文作赋、鱼雁往来还是丹青妙笔。人们常用纸来比喻珍贵的事物,如洛阳纸贵、一纸千金等。但纸也象征着世情的复杂多变,如纸短情长、世情如纸等。

在艺术家的手中,纸成为了一种富有灵感的创作媒介。从上世纪50年始,就有艺术家利用纸或纸纤维进行艺术创作。纸的多变手法和技巧、丰富的肌理与质感,唤醒了人们对自然、原始生存状态的向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纸材料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独特的纸艺术作品。

此次展览以纸为主题,展示了120余件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共邀请了58位代表性纸艺术创作领域的艺术家。陈琦的作品《观象No·2》通过镂空的纸张和射灯的光线,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美感。作品中的不规则孔洞源于古书中的虫洞印记,透露出东方文化的韵味。另一艺术家王雷的作品《文锦》则解构了纸作为精神文化载体的作用,通过巨大的努力和时间将一年的《北京》报纸搓线并编织成挂毯。

还有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拟真的“瓷器”与全息投影的结合,展示了真假虚实的交错。展览中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作品,如不断萎缩坍塌的“瓷器”、精致的纸雕等。艺术家们用令人惊叹的技巧和耐心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展览的主题除了材料研究外并没有明确的策展思路,这略感遗憾。纸不仅是生活用品和我们相伴的纸张书籍,更是文脉的寄托。在数字化时代,纸的功能日渐单一化,但我们不能忘记纸作为文脉、传统与当下连接的重要性。

回归展览本身,其意义在于纸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员正式登场,并深度挖掘了材料属性扩张了纸的可能性。在反思传统的我们更应该思考时代变迁与逝去文化之间的关联。未来,这个轻飘、脆弱的载体或许将承载更多。


洛阳纸贵的故事是什么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