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常常深夜才有时间进行创作,不过等到发布的时候,大部分人可能已经沉浸在梦乡之中了。今天我想与大家聊聊关于实义动词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许之前在关于《有些名词前面加介词和不加介词的原理,如home》的文章里有所提及,那时主要讲的是名词和介词的关系,对动词的讲解相对较少。
那么,究竟什么是实义动词呢?顾名思义,实义动词就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动词。在汉语中,我们并不专门把动词分为这一类,但在英语中,为了理解和使用的方便,人们会将实义动词与系动词(虚意动词)进行对比。实义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其“及”意味着“带上、抓住”,加上后面的宾语(物品或东西),使得动作更加明确和完整。比如汉语中的“打篮球”,在英语中就是“play basketball”。
不及物动词则是不需要带上物品就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动词。例如“玩耍”,当说到“He is playing”,如果后面想要加入具体的对象或内容,就需要使用介词作为连接。例如,“play with my friends”或“go to school”。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区分一个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常常是一大困惑。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告诉我们,看这个动词后面是否直接带宾语来判断。但是如果我们想在实际对话中使用这些词汇呢?实际上,我们可以试着理解语境和使用场景。比如“打”,如果我们说“我打”,通常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或者引导语,让大家竖起耳朵听接下来是什么内容(例如打西瓜)。但当我们说“我打架!”时,意思已经很明确,不需要再听下文解释。如果需要知道和谁打架,那么介词“with”就自然出现了。这种理解方式与汉语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使用非常相似。
对于那些既可以作及物动词又可以作不及物动词的词汇(如play),我们应该根据语境来判断使用哪种形式。语言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意思而存在的工具。比如“我在玩耍”(I am playing),后面不需要接任何物就已经表达清楚了,这时就是不及物动词的形式。如果我们想表达和朋友们一起玩耍,“play”这时用得还是不及物动词形式:I am playing with my friends。但当我们想表达具体的动作,如在打球时,“球”作为宾语出现,“play”则变为及物动词形式:I am playing basketball。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会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掌握这些动词的用法。希望这次的解释能让大家对实义动词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