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端午节的农历时间是几月初几

端午节的农历时间是几月初几

端午节,粽子飘香,香气满溢厨房;艾草与菖蒲,香味四溢,满堂清新。端午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美食粽子,它与艾草等香草息息相关,更与古人的卫生健康理念紧密相连。

端午节源自战国时期,经过历史的沉淀,到唐代定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认为午时为阳,五月火气旺盛,天气,容易滋生疾病和蚊虫。端午节具有避疫祈福的意义。《礼记月令》提醒我们在此时要“定心气”,以维护身体健康。

全国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虽因地域差异而略有不同,但在许多地方,都有门前挂艾叶菖蒲、佩戴香囊、吃“五黄”、兰汤沐浴等相似的习俗。这些习俗都与医卫生有关,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平安的共同期盼。

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这个屈原的故乡,75岁的黄家兆老人会在清晨采摘艾草。他说端午节的习俗中离不开艾草,挂艾草、煮艾叶蛋、洗艾叶澡都能祛湿散寒避疫。同样地,菖蒲也是端午的“当令植物”,它和艾草散发的能够驱蚊杀菌、净化空气。民间甚至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

除了香草,浙江嘉兴的粽子也闻名遐迩。嘉兴市民在端午节还会选购黄瓜、黄鱼、黄鳝等“五黄”食品。这五种食物中,前四种是时令食物,有利于保健;而雄黄则具有抗菌、解毒、驱虫的功效。人们会饮用雄黄酒,或者将它洒在室内以驱虫避毒。还会在孩子额头点上雄黄酒或写一个“王”字,寓意威慑百邪。

“兰汤沐浴”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蓄兰,为沐浴也”,这是西汉《大戴礼记》中的记载。如今在南方各地仍有用香草煮成兰汤洗浴的习俗。而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区的群众也会在端午节前后举办泉聚会祈福活动。

湖北省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则是另一独具特色的端午节俗。这个习俗以消灾、益寿延年为主题,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制作神舟,一直到五月十八都有相关活动。这一民俗活动目前仍是级非遗项目。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美食节日,更是一个与卫生健康紧密相连的节日。这个传统节日在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因素中长盛不衰,如今更是绽放出时代的光彩。


端午节的农历时间是几月初几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