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毛利润的概念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太常听到“毛利润”这个词,但其实它的含义并不复杂。毛利润,也常被称为“毛利”,主要反映的是商品的进销价差。
对于商业型企业,毛利润是销售商品的收入减去商品进货成本的部分。而对于生产型企业,毛利润则是销售商品或服务的收入减去为生产这些商品或服务所直接耗用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部分。简而言之,毛利润的计算公式为:毛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毛利润并未扣除企业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管理、销售等期间费用和税费,例如行政部门人员的工资、借款利息费用等。它只是衡量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净利润的内涵剖析
净利润是会计学术语,更常被简称为“净利”。它指的是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营业外收支 –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反映了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如果净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好;反之,则说明经营效益较差。净利润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益的关键指标。
三、毛利润与净利润的异同与关联
从定义和公式中可以看出,毛利润和净利润存在明显的区别与联系:
1. 毛利润是净利润的基石,其水平直接决定了净利润的高低。
企业的净利润要想高,毛利润也必须高。但即使毛利润高,净利润也不一定高,因为还要看企业的期间费用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较多的营业外支出。
2. 毛利润总是大于净利润。
因为净利润是在毛利润的基础上,再扣除企业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其他费用、税金等计算得出的。毛利润的金额始终大于净利润。
四、实例分析
以A企业为例,这家企业是一家经营空调的家电零售企业。6月份,其空调销售收入为500万元(不含),进价为400万元,除此之外还有房租、工资、水电费、物流费以及各项税费等开销。
计算得出:
1. 毛利润 = 500万元 – 400万元 = 100万元。
2. 净利润 = 500万元 – 400万元 – 房租 – 工资 – 水电费 – 物流费 – 各项税费 = 53万元。
企业的毛利润和净利润存在区别,通常来说,毛利润的金额要大于净利润。毛利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净利润的多少,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