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低龄儿童练字效果不佳?理解是关键
让我们先来看这几个词汇:坐标、比例、角度。
问问您的孩子能否理解这些概念?再来看弧度、均匀、斜度,孩子们可能会感到困惑。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容易理解的数学术语,在低龄阶段的孩子却很难领会。
接下来,我们探究写字的本质。写字,就是从第一个笔画开始,然后找到其他笔画与这个笔画的关系。这里的关系,又是一个让孩子们难以理解的概念。
以简单的“十”字为例,一横一竖,孩子们识字时很容易记住,但要让它们写得漂亮却非易事。
我们尝试从孩子的思维出发,探讨如何写好这个简单的字。笔顺问题,有的孩子先写竖,有的先写横。假设我们孩子先写横。新问题又来了,如何在纸上正确书写横和竖,使它们形成十字?仅仅告诉孩子要交叉书写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比例、均匀等概念,让竖笔准确地位于横笔的中间。
接着,我们还要考虑竖笔的上下是否等长,这涉及到均分的概念。很多孩子无法凭进行精准的等分,导致竖笔的位置不标准。
当我们帮助孩子理解“笔顺”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孩子们的横笔可能会右上倾斜、平写或右下倾斜。这时,家长需要引导孩子理解角度或平的概念,将横笔写平。
然后,孩子们面临第三步挑战——写竖笔。一部分孩子可能会随意写一笔,只要形成交叉就认为完成了任务。而有天赋的孩子则能理解等分或均分的概念,将竖笔准确地写在横笔的中间。
随着难度的增加,把字写在田字格里又是一项新挑战。如何让孩子理解横竖应写在哪里?这里涉及到布局的概念,又是孩子们难以理解的内容。
从孩子的思维角度看,写好一个十字并非易事。与其着急让孩子练字,不如先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如何将复杂的认知简化,让孩子轻松掌握呢?
答案在于将田字格视为坐标体系,把笔画当作坐标里的线段。通过教导和练习,让孩子理解并适应这种体系,准确掌握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这是练字的第一步。
完成这一步后,一旦孩子养成思考先于书写的习惯,他们的练字之路就会更加顺畅。先培养思考习惯,再准确书写,孩子的大脑会自动记住字形,练字也就变得简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认知仍是孩子学习的天花板。如何更简洁有效地引导孩子理解并掌握知识,是每位家长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