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忘恩负义将恩仇报的人是什么动物

忘恩负义将恩仇报的人是什么动物

鲁迅的弟弟大文豪周作人一生中有两段公开的“绝交”,其中一段是与他的兄长鲁迅,另一段则是与他的高徒沈启无。

沈启无,生于1902年的江苏淮阴,是一位诗人、学者。他与俞平伯、废名、江绍并称为“周作人四大弟子”,可见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与才华。

能被列入周作人的“四大弟子”,既表明沈启无才学过人,也显示出他与周作人的关系非同寻常,十分亲密。早期的沈启无与周作人感情深厚,两人相识于周作人在燕大教授“新文学”时。周作人对沈启无的态度也颇为特殊,曾公开表示:“别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再有来信,或为朋友关系,不能再说是师徒了。沈扬则可以算是例外。”

这样一对亲密的师徒,却在1944年突然公开决裂。那天,周作人在《日报》上看到一则《破门声明》,声明中的“沈杨即沈启无,系鄙人旧日有受业弟子……”等字眼,明确表示了沈启无被逐出师门。

这场的起因看似是一场误会,但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裂痕。1943年,沈启无在一场会议上的言论被日本作家片冈铁兵利用,间接导致了周作人对他的误解和愤怒。周作人将这一切归咎于沈启无的背叛,最终通过发表《破门声明》和长文等方式,公开决裂。

事件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的人性考验和复杂的情感纠葛。沈启无在刺杀事件中的表现,让周作人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失望和怀疑。那次事件中,沈启无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保护恩师,而是声称自己是客人,这一举动让周作人对其产生了无法磨灭的芥蒂。

刺杀事件后,沈启无与周作人的关系逐渐生出了嫌隙。周作人对沈启无的失望和不满逐渐加深,而沈启无也对周作人的误解和封杀感到怨恨和无奈。两人的关系从亲密无间到破裂只在一瞬间,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脆弱和复杂。

在这场师生反目的中,周作人展现了他的坚决和狠辣,而沈启无则更多地表现出了无奈和逃避。最终,这场以两人的决裂和去世告终。

恩怨终究成为过往。在晚年,周作人和沈启无都曾试图关注对方的生活,尽管两人未曾和解,但心中的恨意已经随时间流逝。当周作人去世两年后,沈启无也离开了人世,两人之间的恩怨也终究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或许,在天堂里,他们能够一笑泯恩仇,重新建立曾经的师徒情谊。但无论如何,这段师徒关系的变迁和破裂,都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段历史,值得后人深思和反思。


忘恩负义将恩仇报的人是什么动物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