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是传统农历中的重要节日,其时间范围大致是从除夕到元宵节。那么春节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有哪些习俗呢?在春节的准备阶段,也就是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最为热闹的时期。
春节期间,的和许多少数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主要以祭祀神仙、缅怀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收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特色。
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有一些特殊的习俗。比如,不能动用扫帚扫地,否则可能会扫走运气、导致破财。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向里扫。也不能打碎家具,否则可能会被视为破产的预兆。此时要赶快说一些吉祥话如“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来化解。
春节也被俗称为“过年”,其历史悠久,有许多别称。在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详细描述了春节的起源和别称。正月初一还有其他别称如“上日”、“正朝”、“三朔”、“三始”,意味着这一天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在这一天早晨,人们会燃放爆竹以迎接新年,这就是所谓的“开门炮仗”。随后,人们会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例如,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礼物和红包回娘家;大年初三因为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正月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正月初六商店酒楼开始营业;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正月初八是谷日;正月初九是的诞辰;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正月十一则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从正月十二开始,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这一天要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节不仅是上元天官大帝的圣诞,也是人们赏灯、吃元宵、汤圆的日子。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他们会拿出自己的灯笼进行“碰灯”游戏。
以上便是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丰富习俗和活动。这些传统习俗凝聚着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来源:健康与养生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