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盘接口种类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究竟有多少个接口?目前已知的常用接口已经超过了四种!并且,部分接口还存在不同的版本,这导致很多人在购买硬盘时常常遇到接口不对或者性能不符合预期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这些硬盘接口,以便大家在购买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首先是SATA接口,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硬盘接口,已经存在多年。它替代了老式的IDE接口,安装更方便,性能也有显著提升。SATA接口分为SATA 1代、SATA 2代和SATA 3代。其中,SATA 1代的带宽为1.5Gb/s,实际传输速度为150MB/S,线缆长度也有严格限制。虽然当时的SATA 1代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接口,但随着硬盘技术的发展,其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大部分新购买的硬盘都已经升级为更高版本的SATA接口。
接下来是MSATA接口,它是SATA的孪生兄弟,定义和技术规范与SATA相同,但外形更加小型化。目前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已经比较少见,主要应用在一些工业设备上。随着M.2接口的出现,MSATA接口逐渐被淘汰。
M.2接口是随着超极本的出现而诞生的,为了满足更小型的设备需求。它分为B key和M key两种规格,速度也有所不同。其中,B key的最高速度与SATA 3相当,而M Key则采用更快的PCI-E 4通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M.2接口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取代MSATA接口,因为两者的定义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新兴的U.2接口值得关注。U.2接口融合了SATA及SAS接口的特点,接口带宽高达32Gbps,支持NVMe协议,供电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些优势都有助于提高SSD性能。目前采用U.2接口的硬盘产品还不多,但其潜力不容小觑。
除了上述几种接口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SAS接口和从100系列芯片组开始的SATA E接口等。这些接口虽然目前应用不太广泛,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仍有应用。
目前硬盘接口种类繁多,购买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接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常见的SATA 3接口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需求;而对于需要更高性能的用户,可以考虑U.2接口或采用其他高性能接口的硬盘产品。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接口的型号和规格,以免出现不兼容或性能不达标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