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购车时,大家对车辆的安全配置都极为关注,特别是像ABS和ESP这样的基础安全设备,几乎成了现代汽车的标配。过去很多车辆都没有配备ESP系统,像喵哥的老花冠就没有。但现在,没有ESP的车子几乎难以被市场接受。尽管ESP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但在车辆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却特意为它设计了一个可以主动关闭的开关按钮。为什么呢?今天,喵哥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其中的原因。
让我们了解ESP系统的运作原理。ESP,即电子稳定程序,当车辆行驶在特殊路面,如路面导致车辆甩尾或推头时,它通过布置在车轮上的传感器来感知车辆状态。一旦发现车辆行驶状态异常,ESP系统会立即对单个轮胎进行制动或限制发动机功率输出,帮助车辆恢复正常的行驶方向。配备了ESP的车辆在转弯或避障时,其稳定性会明显高于没有ESP的车辆。
正如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一样,ESP系统也并非完美无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可能会因为识别错误而妨碍车辆脱困。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关闭ESP呢?
第一种情况是冬季雪后行车。当车轮在雪地或冰面上打滑时,由于地面抓地力的变化,ESP可能会发送错误的指令,对单个进行制动或限制发动机功率输出,导致车辆无法脱困。关闭ESP能让车辆更好地适应特殊路况。
第二种情况是在泥泞道路上行驶。当轮胎在泥泞滑路上空转时,传感器传递的数据也是错误的。如果ESP系统在工作,它会继续发送错误的指令,导致车辆无法脱困。需要关闭ESP。
第三种情况是冬季使用防滑链时。安装防滑链后,轮胎的状态和轮径都会发生变化。如果ESP系统继续正常工作,它接收到的数据将是错误的,可能导致车辆行驶异常甚至跑偏。
第四种情况是对于偏性能的家用车型,车主偶尔想尝试漂移等特技。开启ESP系统会导致漂移无法实现,因为ESP会误认为车辆侧滑并介入控制。在进行特技表演前需要关闭ESP。
除了上述的特殊情况外,在汽车年检时也会遇到需要关闭ESP的情况。在尾气检测过程中,由于车轮滚筒上的空转状态模拟了原地打滑的情况,这可能导致ESP误判并亮起故障灯。因此经验丰富的年检师傅会建议关闭ESP开关以确保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尽管ESP功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但在非特殊情况下建议大家不要关闭它以确保行车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