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寒冷的空气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压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引发心梗。据专家介绍,心梗患者通常会出现心脏感、胸痛、胸闷等症状。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冬季要特别注意心绞痛症状的加重。而对于心衰患者,冷空气刺激后若出现运动能力下降、伴随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则需要警惕心衰病情加重的可能。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无论是否有不适症状,季节交替时都要定期测量血压。
脑部供血不足也可能由于血管收缩而引发脑卒中。为了尽早发现脑卒中的迹象,我们可以观察脸部是否对称、手臂是否单侧无力以及讲话是否清晰等症状。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发病后的4.5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应尽快进行静脉溶栓以减轻脑部损伤。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还需要科学地进行防寒保暖,避免走入误区。例如,一些户外工作人员可能会选择饮酒来御寒,但这只是酒精对中枢的暂时性麻痹作用,容易产生错觉。泡脚水温并非越热越好。皮肤因高温而通红是因为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过高的水温不仅会使皮肤干燥,还可能导致体内血液循环过快,引发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提醒大家,一定要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全度过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