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天气转冷,人们的胃口也随之大增,餐桌上的美食愈发丰富。面对满桌佳肴,往往“眼宽肚窄”,剩余菜肴的处理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于节俭的老人家来说,剩余菜肴舍不得丢弃,往往会放置两三天,反复加热直至吃完,这让年轻人倍感无奈。不当的剩菜处理确实容易引发胃肠疾病。关键是如何妥善处理剩菜,取决于剩余的是什么菜、剩多久、如何储存以及重新加热的条件等。
为了健康,我们最好避免留下一些不宜保存的剩菜。绿叶蔬菜是首当其冲的,因其储藏和反复加热后,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维生素损失严重。海鲜、凉菜、豆制品以及蘑菇、银耳、木耳等也需要注意。这些菜品在不当储存和加工后,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常见疑问如隔夜鸡蛋能否食用,要看烹饪方式及储存条件。如果是煮熟的鸡蛋,在低温、密封情况下储藏,一般48小时内没有问题。但对于半生半熟的溏心蛋,则不建议隔夜食用。
对于剩菜如何存放,很多老人家认为冬天剩菜无需冰箱也能保存,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短时间内繁殖,因此冰箱冷藏是更明智的选择。在存放剩菜前,最好先加热一遍,用干净的容器包好,并充分加热后再次食用。
有些人可能习惯将刚加热的剩菜放凉后再放入冰箱,担心直接放入会引起水蒸气凝结,促进霉菌生长。实际上,当食物温度降到适合细菌繁殖的温度时,细菌就会开始繁殖。将食物快速冷却至7℃以下并放入冰箱是更明智的选择。
无论是哪种食物,在室温下存放过久都会增加微生物繁殖的风险,不利于健康。熟食应及时冷藏,不应存放超过3天,且剩饭菜加热次数不应超过1次。
对于如何存放剩菜,专家建议:
1. 饭菜和粥汤等若一次吃不完,应提前分装并冷藏,避免长时间存放。
2. 由于反复加热会导致营养成分损失和口感变差,因此不建议反复加热剩菜。
3. 若需长时间存储米饭、面食等,建议直接放入冷冻室,取出后蒸透再食用。
妥善处理剩菜是保障健康的关键。建议大家“量力而煮”,尽量避免剩余过多的菜肴。在生活中做“减法”,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物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真正值得的人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