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今之间,韩愈无疑是为后代留下成语最多的文学巨匠。其影响深远,被塑造成广东省潮州市韩文公祠中的韩愈塑像,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化地位。
韩愈的人性光辉照耀在他的诗性表达上,他的急切、痛快与好辩使他在描绘万事万物时都倾注全力,充满兴致。他的文字表达犹如决战的姿态,呈现出无可抵挡的冲击力,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他的文字因峻急而强烈,因强烈而深入人心,甚至引发了广泛的质疑。为了实现这种超常的表达,他寻找新颖的词语,创造了新奇的造句方式,无论是比喻还是描述,都浓烈深切。
韩愈的五言长诗《苦寒》写于803年,记述了罕见的季节反常现象——三月大雪的“倒春寒”。全诗以锐思镵刻、才华飞扬之笔,通过奇异独特的想象和极尽夸张的细腻描述,使诗章充满了凛冽的寒意。他的其他诗作,即使在沮丧之时,如两次被贬之际所写的消沉牢骚之诗,也依然充满力量。他的各种情感,无论是叫苦、痛恨、埋怨、抨击还是颂扬,都以极大的力度表达出来。
韩愈的文学才华体现在多个方面。他不仅具有强劲的辩力和犀利的辞锋,还是一个浪漫大师。他的诗歌壮阔无比,毫无审美之忌或中空之感,中间盈满的仍是真情实感,是充沛的人性内容。
的确,韩愈留下的成语众多,如“业精于勤”、“贪多务得”等,这些成语在当时是响亮之词,到了后世也让人代代相传,成为语言宝库中的常备之械。我们甚至有时会想,如果没有韩愈,汉语言的表述将会显得空洞无比。韩愈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在于辞章连缀的功夫,更在于他将生命的激情和力度深刻融入语言之中。他对客观事物的热爱,以及生命的深刻摩擦所产生的心灵波澜,都为他的表达赋予了独特的个人化和新意。
韩愈的诗文风格和质地与我们所熟知的同代诗人截然不同。他的面庞强烈、凌厉、率真、峻急。在众多的生命声中,他的声音特别响亮和突出,能够穿越时间的雾霭,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他的声音让我们想起振聋发聩的孟子,以及那句几千年来的大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韩愈离我们更近,他的文学作品更加鲜活、亲切。张炜先生对韩愈的评价非常到位,展现了韩愈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