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童年,你是否还记得小溪边那些生机勃勃的小动物们?
在20世纪十年代,普通的溪流、水沟、稻田中,我们儿时经常能看到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小动物,而现在,它们已经踪迹难寻。
随着田野的消失、小溪小河干涸以及水质污染等问题,它们的消失成为了许多人童年记忆中的遗憾。下面让我们来回忆一下那些水中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否也存在于你的童年记忆中。
1. 蝌蚪群
回想儿时,在春天的水田边、溪流浅滩上,密密麻麻的黑色蝌蚪群让人印象深刻。随便用罐头瓶一捞就能得到几十只,将它们带回家养在脸盆里,观察它们逐渐长出四肢,尾巴消失的过程。
2. 青鳉群
以前的小溪流和小水沟里,充满了这些小鱼。我们当地称之为“大肚包”鱼,它们的肚子滚圆,繁殖力极强。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抓回家养,有些养着养着还能长出漂亮的尾巴。
3. 泥鳅
以前,稻田沟渠里最多的就是泥鳅。我们南方的小孩子通常会徒手摸泥鳅,只要哪里的水面有气泡冒出,下方的泥土里就藏着小泥鳅。
4. 斗鱼
以前并不懂得欣赏斗鱼的美,家里的大人在田沟间有时会抓回几条让孩子们养。随便搞个泡沫箱,里面养上几条,偶尔大家还会比较一下,看谁养的斗鱼尾巴更长更漂亮。
5. 田螺与福寿螺
说到田螺,就不得不提福寿螺。在我小时候,福寿螺已经逐渐开始在田边小溪等地方出现。别人抓了田螺回家吃,我也曾到田里摸了一大堆,结果家里大人告诉我说全是福寿螺。
6. 水蛭
稻田泥水中缓慢扭动的棕色小水蛭,是男孩子们常用来吓唬同伴的玩具。特别是吓一些小女孩,玩腻了还会把它们用木棍翻过来。
这些生物曾是许多农村的基础配置,随处可见,充满了生机。它们为许多人的童年带来了难忘的回忆。它们的集体消失不仅代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也反映了发展中因历史局限性导致的水质环境问题。
如今,虽然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许多地方的水质也得到了改善,但这些曾经熟悉的小动物却已经消失。从此,水源只是单纯的水源载体,再也不是那条充满生机的小溪流了。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孩子们必然会经历的事物,永远地消失在了孩子们的童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