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之道与回归初心——生活的思考
杨果平曾经有过一个阶段,在保鲜膜刚刚兴起的时候,我曾对那些依然使用传统保鲜方式的人持有一种“嘲笑”的态度。当时我想:“现在谁还用碗倒过来盖着啊,那也太‘土’了吧?大家都用保鲜膜了。”
时光荏苒,我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落伍者。朋友们调侃道:“你这也太‘土’了吧,现在流行的是乐扣盒,你还在用保鲜膜?”受到这样的嘲笑后,我不得不走进超市,购买当下最流行的保鲜盒。
生活的节奏日新月异,各种新鲜玩意儿层出不穷,我们似乎逐渐忘记了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当各种化学制品逐渐侵入我们的生活,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最自然的方式才是最健康的。许多人仍然不愿意回到过去的“土”日子。
或许,我们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虚荣和贪欲。为了外表的光鲜亮丽,我们追求五颜六色的高档面料和科技化妆品,却忽视了其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对身体的伤害;为了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选择了各种装饰材料和高科技电器,却在充满辐射的环境中生活;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我们追求重口味的食物,却忽略了它们对肠胃的不良影响……
古代的大师们提倡过清苦的日子,如古人所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然我们现代人很难完全做到,但我们也应该尽量回归自然。例如,使用朴素的陶瓷器作为保鲜容器,这种沿袭了千年的“土”方法,胜过充满化学元素的高科技。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选择当季的食物,采用蒸煮的烹饪方式,尽量少用重口味调料。在穿着方面,我们应选择自然、朴实的材料,避免色彩过于艳丽的服饰,因为它们可能含有过多的染料,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文明品质。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份食物,每一丝布料,因为它们都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享乐、虚荣、追求新奇、奢侈消费都会导致铺张浪费,这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生活得“土”一点,意味着崇尚自然、回归本真。提倡节约环保、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践行者、推动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回归自然的怀抱,珍惜资源,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