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种时节,标志着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已经来临。在这个时节,有芒的植物如麦类开始收获,而谷黍类作物则开始播种。芒种是农事活动最为繁忙的时期之一。
随着芒种的到来,仲夏的气息愈发浓厚,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和雨量也相应增加。人们容易感到四肢困倦,精神不振。有句俗语说:“芒种夏至天,行走需人伴;伴者需人拉,拉者需人推”,生动描绘了人们的疲惫之感。
虽然城市生活的人们可能无法亲身体验农忙季节的热闹场景,但芒种带来的身体感受却是真切存在的。幸运的是,我们的祖先智慧卓越,找到了一些消暑解乏的自然“利器”。
在世界上最早的典《唐本草》中,记载了一种名为莙荙菜的植物。这种植物在芒种时节尤为旺盛,且在浙江宁波地区,人们还有食用这种时令菜的习俗。
莙荙菜是一种源于欧洲南部的植物,公元5世纪从传入。虽然早在南朝时已有其名,但其栽培方法直至元代才被人们所熟知。它的叶子呈菱形,有长柄,花为绿色,易栽培。因其属于甜菜属,故其中文学名被称之为叶用甜菜。
莙荙菜的名称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据考证,“莙荙”是波斯语中甜菜 gundar 的音译。而在宁波地区,还流传着关于“君踏菜”的传说。据说当年康王赵构南逃时,慌乱中踏坏了一片菜地。第二天一场春雨后,那片被踩坏的菜叶却顽强存活,且生长茂盛,因此得名“君踏菜”。
莙荙菜还有“莙荙命”的说法。人们吃其叶子,一出芽就被吃掉,仿佛家中没有子孙延续香火,人们以此隐喻自己的命运坎坷。
随着芒种和端午节的临近,莙荙菜作为时令鲜蔬更受人们青睐。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本草拾遗》、《嘉佑本草》、《随息居饮食谱》等古籍中均有提及。而且莙荙菜易消化,味道清甜,是夏日里提振食欲的好菜。
在宁波地区,莙荙菜有着丰富的吃法。其中,“莙荙笋丝浆”就是一道将鲜咸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美食。宁波人还擅长使用刚上市的夜开花、蚕豆瓣等食材制作“浆”菜,这是当地的一种独特烹饪方式。
莙荙菜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欢迎,无论是的农家青梗莙荙菜,还是按叶柄颜色分类的白梗、红梗莙荙菜,在欧美和澳洲等地都是热门的健康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