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水韵》格律诗概述
我们常说的《平水韵》格律诗,主要包括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绝句有四句,律诗有八句。进一步细分,我们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等四种基本形式。
这些格律诗在押韵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需要押韵的那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通常情况下,偶数句必须押韵,而第一句以外的奇数句则不能押韵。每首诗的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的声调决定了这首诗是仄起还是平起,而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则决定了这首诗是否首句押韵。《平水韵》格律诗有四种基本形式:仄起首句不押韵、仄起首句押韵、平起首句不押韵和平起首句押韵。
对于每种形式,其平仄关系都不尽相同,所以总共有十六种平仄关系,其中五绝、五律、七绝和七律各有四种。这使许多初学者感到困扰,因为他们需要记住大量的平仄关系。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掌握了《平水韵》格律诗的诀窍,就可以轻松推导出所有的平仄关系,而无需死记硬背。
这个诀窍就是格律诗的“核”。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平水韵》格律诗的每一句都有相连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的平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关系作为格律诗的“核”。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把格律诗的仄起式放在前面,所以我们可以把“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做成一个四字对联。
基于这个“核”,我们可以轻松推导出《平水韵》格律诗的十六种平仄关系。例如,对于五绝,我们先把“核”写出来,然后通过镜像将其连接到下面,再根据需要在句子后面添加平仄关系,就可以推导出五绝的各种形式。对于五律、七绝和七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来。记住这个“核”,就可以轻松推导出所有十六种格式的平仄关系,而无需死记硬背。
在下一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格律诗的写作技巧和“腰”的运用,与大家共同分享更多的诗歌创作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