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龙的传人皆知,龙的儿子各自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让人不禁好奇,何以他们的特质差异如此之大?关键在于龙父虽为龙,但儿子们的母亲却各不相同。九个儿子各自继承了母亲的独特基因,因此展现出不同的特质。

长子囚牛继承了牛母亲的特质,对音乐情有独钟。他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音乐,因此人们将他的形象刻在琴头上,形成了独特的龙头胡琴。而次子睚眦的母亲为豺狼,性格凶狠好斗,人们为了增添慑人的力量,将其形象置于刀环、刀柄等地方。

第三子嘲风继承了猞猁的平衡力和抓力特长,喜欢到险峻之地望风。因此人们常常将其形象雕刻在建筑角上,寓意吉祥、美观和威严。第四子蒲牢虽为龙子,却胆小如鼠。他的母亲是海蛇,因此蒲牢的形象与父亲颇为相似。他害怕鲸鱼发出的声音,人们便利用这一点将其铸为钟纽,形象生动。

第五子狻猊是龙与狮子所生,喜欢安静,好烟火。其形象经常出现在佛座和香炉上。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威风凛凛。第六子霸下即赑屃是龙龟所生,力大无穷且喜欢负重。传说上古时代它曾驮着三山五岳兴风作浪,后被大禹收服并令其承担治水重任。石碑的基座常由霸下驮着,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第七子狴犴是龙虎所生,急公好义且能。其形象威风,常装饰在狱门上或匐官衙的大堂两侧以维持公堂的肃穆正气。八子负屃则是龙龟或是龙与龙的子嗣。它们爱好艺术碑文,被雕刻在石碑上以增添其典雅秀美。而九子螭吻的母亲则是鱼。螭吻属水性且好吞镇邪之物以避火消灾的特性让它成为了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的形象代表。值得注意的是,“龙生九子”的说法是在明朝才广泛流传的并非准确数字也并非每一个儿子都是具体列出的动物类型历史上可能存在更多的不同版本和解释空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龙和龙子的喜爱和崇拜之情表达在各种文化和艺术作品中。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