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短波和超短波频率范围

短波和超短波频率范围

短波是一种无线电波的频段,它的频率通常介于3至30MHz之间(也有说法是1.6至30MHz)。短波由于其波长较短,使得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波绕射能力较弱,传播的有效距离也相对较短。当短波以天波的形式传播时,其在电离层受到的吸收作用较小,有利于电离层的反射。经过一次反射,跳跃距离可达到100至4000km。经过电离层和大地的多次连续反射,传播的距离会更远。

射频频谱中的高频部分,即所谓的短波波段,实际上是一个有时会被误称的频率范围。按照标准定义,虽然其波长比高频、微波和要长,但在无线设备中也被广泛应用。在自由空间中,频率为3MHz对应的波长为100米,而30MHz对应的波长为10米。短波这一名称源于无线电技术的早期时代,当时这一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波长比大多数广播和通信信号的波长要短。

任何人都可以购买或搭建短波或普通波段的收音机,并安装一般的室外天线,以收听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号。这种活动被称为短波收听(SWL)。一些人对此非常着迷,因为只需使用无线设备就可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沟通。除了需要在通信双方各设一根天线外,无需其他任何人工设施。电离层能够将短波信号反射回地表,利用这一特性可实现全球广播和通信,这与20世纪初无线通信诞生时的状况相似。

短波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地波和天波。短波信号主要依赖电离层反射(天波)进行传播,同时也能够像长波和中波一样,通过地波进行短距离传播。对于超短波通信,则主要依赖地波传播和空间波的视距传播。在通信距离较近时,通常使用鞭状天线并利用地波传播;当通信距离较远时,则会使用高架天线或将电台设在较高地点,以利用空间波传播;对于超视距通信,则可采用接力方式或使用散射通信及卫星通信。每种传播形式都有其特定的频率范围和传播距离,利用合适的通信设备,均可以实现满意的信息传输。这篇文章摘自网络。


短波和超短波频率范围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