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荡离愁映斜阳,挥鞭东去即天涯。
飘零花瓣非无义,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选自《龚自珍》第十辑,龚自珍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辞官离京返杭,后又北上迎接眷属,旅途中所作的七绝诗之一。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挥鞭:指骑马离去。吟鞭在此处可以理解为诗人的马鞭,也可理解为诗人挥笔作诗的动作。东指:指向东方前行。落红:指落花。诗人借落花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虽然辞官离京,但仍心系天下,愿意为的未来做出更多的贡献。最后两句诗意味着诗人虽离职务,但仍旧关注发展,愿为的繁荣昌盛尽一份绵薄之力。尽管辞官了,但自己依然心怀天下苍生的情怀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就像落红一样,即使离开了原有的位置,也要化作春泥保护更多的花朵成长。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全篇弥漫的愁绪并未消磨掉他的斗志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全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自身的情感体验相结合,生动展现了自己的内心状态和精神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一首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整首诗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展示了龚自珍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思想内涵。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的离别愁绪以及对前途和命运关注的深切情怀。“翻译过来则是:“心中满载离愁望着斜阳发呆,骑着马鞭向东走越走离家越远直到天边天涯。“那凋谢的花瓣并不是无情地落下,就算它落入泥土化为春泥也愿意保护花朵成长”。诗中不仅抒发了个人离别家乡的忧愁和孤独感,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关注和奉献精神的执着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