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妞妞是个性格温柔的小姑娘,但最近妈妈察觉到她的脾气有些暴躁,甚至在和小伙伴玩耍时也会发生争执甚至动手。
妈妈意识到批评孩子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不满,更是需要让孩子从心底接受建议,理解自己的错误。她开始意识到批评孩子的方式非常重要。不同的错误需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为了更有效地与妞妞沟通,妈妈学习了以下16个批评技巧:
1. 在批评前,要先听孩子的解释,给孩子和自己一个了解真相的机会。
2.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当孩子强辩时,尝试问他们如果是别人这样做,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3. 父母也要自我批评,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首先承认自己的责任。
4. 批评时要注意场合,维护孩子的面子。
5. 批评时要就事论事,避免翻旧账。
6. 批评时不要打骂孩子,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7. 学会暗示和沉默,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8. 批评要简短精练,说到重点即可。
9. 使用低沉的语调进行批评,这样孩子更容易注意倾听。
10. 在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的例子,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后果。
11. 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让他们知道犯错并不可怕。
12.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统一战线”,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式。
13. 批评时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偏激,要客观看待事情。
14. 批评后也要给予鼓励,让孩子重拾信心。
15. 增加身体接触,传达出你的关心和善意。
批评不一定是生气的表现,也不一定非要采取严厉的方式。有效的批评应该是和善的、有针对性的,让孩子从心底接受并改正错误。征服一个人的身体很容易,但征服一个人的心却需要时间和耐心。妈妈决定将这些技巧付诸实践,希望能更好地与妞妞沟通,帮助她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