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何时开始,那些曾经上学时熟读的诗词,现在竟然不敢轻易背诵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忘记了,而是因为许多古诗词的读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我就遇到了一件关于诗词读音的尴尬事情。
周末时,姐姐家的小女儿正在背诵古诗。我隔着房间就能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正在诵读杜牧的名篇《山行》。
小外甥女委屈地看着妈妈,辩解道:“妈妈,我们老师都让我们念‘xie’。”
妈妈坚定地说:“不对,我小时候就是因为这个字还扣过分。在这个诗里,这个字就应该读‘xia’。”
女儿默不作声,回到屋里拿出语文课本,指着课本上的字给妈妈看。课本上,“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诗中的“斜”字明确标注着“xie”。妈妈觉得可能是教材出错了,于是打电话向老师询问。
老师回应说:“不会错,别瞎教孩子。”
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家长,在教授孩子知识时,应该先自行确认知识的准确性。以前的教育材料中,这首诗中的“斜”字确实读“xia”。但在2016年,我国发布了《2016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虽然这个修订稿一直在征询意见,但新华字典已经取消了“斜”字“xia”的读音,教材也相应做出了调整。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年我们被老师强调的“说服”(shui fu)现在真的改为了“shuo fu”。还有小学课本中的《敕勒歌》,其中的“野”字出现了两次,但现在的读音都统一为“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