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觉得杜甫就像是尘世中的圣人,他的诗歌充满了人道情怀;而李白则像翱翔在九天之上的仙人,他的诗歌飘逸、豪放,带有超凡脱俗的仙气。虽然圣人之道可以学习,但仙人的飘逸风格却只能让人仰望。
后世诗人多效仿杜甫,却鲜有人敢于模仿李白。就连杜甫自己也曾是李白的忠实粉丝。
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诗《登岳阳楼》,却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博大的意境,压倒了李白的诗歌,获得了千年来持续的好评。
这首诗写于公元768年,杜甫乘一叶扁舟离开多年寄居的四川,漂泊途中停泊在岳阳城下。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栏远眺,感慨万千,于是有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晚年的杜甫体衰多病,贫困交加,亲友离散,处境艰难。他面对边境的纷争和各地的,心中忧虑万分。这首诗将他的个人身世之悲与的命运紧密相连,抒发了一种深刻而沉痛的情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除了对家国的深情思考,这首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尤为受人赞誉。其气象雄浑,意境开阔,堪称千古绝唱。
说到李白,他在公元759年,即去世前三年,与友人一同登上岳阳楼,也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李白当时因“李璘幕府”事件被问,幸得友人求情,得以死里逃生,后被流放夜郎。当他行至白帝城时,恰逢天下,遂乘舟顺流而下,登上了岳阳楼。
李白的《与夏十二登高岳阳楼》首联便展现了岳阳楼的高地和洞庭湖的浩渺,意境开阔,彰显了他旷达的胸襟。整首诗符合李白一贯的风格,潇洒大气,清新飘逸。
在比较这两首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上,杜甫的《登岳阳楼》显然更胜一筹。在历朝历代的文人评点中,杜甫这首诗受到了更多的赞誉。在《唐诗排行榜》中,这首诗更是高居第五名。
也有人认为律诗是杜甫的强项,而李白更擅长古体诗,这样的比较对李白可能不公平。但无论如何,这两首诗都是唐诗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作者:解忧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