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馒头的发明,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主人公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据传,苏东坡在担任黄州知州时,生活相当清贫。一天,他吩咐家中的厨师做些米饭来吃。然而,厨师手艺不精,做出来的米饭过于湿软,难以入口。苏东坡尝了一口后,皱起了眉头,觉得非常难吃。
厨师看到主人不悦,心中十分愧疚,便想出一个办法。他将湿软的米饭团放在太阳下晾晒,并时不时翻动,希望它们能够变干变硬。经过一番努力,米饭团确实变得有些硬了,但仍然口感不佳。
苏东坡见状,灵机一动,提出可以将米饭团做成枕头状,然后再晾晒。厨师按照苏东坡的建议去做,结果发现这样处理后的米饭团不仅更容易晾干,而且形状规整,口感也更加宜人。
于是,厨师将这种做法改进并推广开来,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馒头。而苏东坡也因这一发明而闻名,成为了馒头发明的关键人物。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苏东坡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