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冬天的浓厚氛围中,一股来自福建闽东的浓烈红糖香味随着季节飘荡。每当农历十一月,福安市城阳镇的化蛟村就会弥漫出甘蔗的淡淡香气,这种香味伴随着寒冷的冬日持续了两月之久。最近,我们从闽东日报获悉了这一消息后决定前往化蛟村亲自探访这美妙的红糖制造之旅。
日前,我们走进了化蛟村的坂头自然村的古老制糖蔗寮。这里弥漫的蒸汽和温暖的氛围仿佛驱走了所有的寒冷。在这个占地一百多平方米的蔗寮内,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传统制糖工具和设备。村里的制糖专家陈建铃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家族世代传承的制糖技艺。
传统红糖的制作过程开始于甘蔗的收割和切碎碾压。接着,新鲜的甘蔗汁被输送到锅中,通过大火去除多余的气泡和杂质。随后转小火熬制,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搅拌,使水分逐渐蒸发,糖分浓度逐渐提高。经验丰富的制糖师傅会在一旁观察糖的颜色和过滤残渣。经过数小时的精心熬制,高浓度的糖浆就可以出锅了。
糖浆出锅后,制糖师傅们将其均匀地铺展在竹席上。随着糖浆的冷却和凝固,制糖师使用特制的工具进行切割和修整。最终,一块块的板糖被制作出来,大小匀称,厚薄一致。
陈建铃告诉我们:“这种传统做法不仅保留了甘蔗原本的营养,还赋予了红糖一种独特的焦糖风味。我们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加入姜母等材料进行调味,制作出受欢迎的姜母红糖。”由于用料实在,他们家的姜母红糖深受客户喜爱,尤其是在北方市场。
在福安,这一小小的板糖不仅是当地的饮食文化象征和节日回忆,更是农户们的重要收入来源。化蛟村拥有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糖蔗基地,红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了推动红糖产业的发展,城阳镇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通过举办化蛟红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红糖品牌知名度,展示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
